解热镇痛原料药出口知难而行:大品种遇贸易壁垒
2005-08-01
解热镇痛药是我国原料药出口的四大支柱品类之一。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安乃近等老牌品种的出口,奠定了我国在全球医药工业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目前已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解热镇痛药生产出口国。国家海关数据进行的统计测算结果显示,2004年我国原料药出口量为104万吨,其中,解热镇痛原料药九大品种的出口量达5.86万吨,占5.6%。
由于解热镇痛原料药市场比较成熟,整个外销总量增长日趋平缓。在大宗量产品中,扑热息痛市场仍然呈现稳定增长状态;阿司匹林和安乃近市场已开始出现停滞或下滑迹象;布洛芬称得上是后起之秀,其市场增长较为明显,未来几年有望持续增长;萘普生、双氯芬酸等产品也随着国际市场的发展逐渐显现出各自的优势。我国生产的解热镇痛原料药品种多、数量大,除上述几大品种外,还有安替比林、安基比林等产品。
表1:2004年九大解热镇痛药出口量值
产品 | 数量(吨) | 金额(万美元) | 平 均 价 格(美元/公斤) |
扑热息痛 | 32,810.82 | 8,745.15 | 2.67 |
咖啡因 | 8,396.19 | 4,190.36 | 4.99 |
阿司匹林 | 7,571.73 | 1,634.05 | 2.16 |
安乃近 | 7,394.44 | 2,674.62 | 3.62 |
布洛芬 | 1370.33 | 931.11 | 6.79 |
非那西丁 | 410.08 | 119.32 | 2.91 |
萘普生 | 338.84 | 862.52 | 25.46 |
双氯芬酸 | 266.01 | 146.31 | 5.5 |
吲哚美辛 | 86.51 | 80.09 | 9.26 |
总计 | 58,644.94 | 19,383.53 | —— |
我国解热镇痛原料药的出口区域首先是东南亚,主要品种为扑热息痛和咖啡因;欧盟各国位居第二,所需产品主要是扑热息痛、咖啡因、阿司匹林和安乃近;北美从我国进口的解热镇痛原料药则以咖啡因、扑热息痛、阿司匹林为主。
表2:2004年我国解热镇痛药主要出口区域分布
区域 | 数量比例 | 金额比例 |
东南亚 | 22.04% | 20.36% |
欧盟 | 17.49% | 19.50% |
北美 | 15.17% | 16.51% |
非洲 | 13.58% | 11.36% |
拉美 | 11.41% | 13.79% |
南亚 | 8.31% | 7.75% |
欧洲其他地区 | 6.98% | 5.94% |
中东 | 4.92% | 4.63% |
太平洋 | 0.10% | 0.16% |
扑热息痛遭遇印尼反倾销危机
印尼一直是我国扑热息痛原料药的采购大国,2004年从我国进口了3,933吨。2003年则进口3,416吨。2005年3月1日,印尼反倾销调查委员会对我出口的扑热息痛原料药做出终裁,裁定征收反倾销税率如下:对安丘鲁安药业的产品征收3.76%的税率;对衡水冀衡药业、罗地亚(无锡)制药、浙江康乐药业、湖州康全药业、常熟华港药业的产品不征收税率;对其他企业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率18.62%(此案于2003年9月2日立案,调查期为2002的4月1日至2003年3月31日,调查期内我国出口印尼的扑热息痛原料药金额为722万美元)。
萘普生和双氯芬酸面临工艺技术瓶颈
萘普生和双氯芬酸的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也比较轻,这使得两个品种在世界医药市场上有着较好的销售业绩,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上更是备受推崇。随着萘普生和双氯芬酸相继被多个国家批准进入非处方药市场,许多公司开始生产同类产品。萘普生和双氯芬酸成为继布洛芬之后的非常重要的解热镇痛药,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
尽管该系列药物的全球市场发展迅速,原料药的需求数量大,但我国目前的萘普生和双氯芬酸原料药在产销量上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在生产的工艺技术上还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如果能够跨越工艺技术这道门槛,我国萘普生和双氯芬酸的原料药市场前景将更为可观。
布洛芬靠国际认证提高竞争力
2003年,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布洛芬原料药数量是78.32吨,2004年为46吨,2005年1月达到67吨,美国已成为我国布洛芬原料药最大的进口国。淄博新华-百利高制药于2004年12月正式生产该品种,当月即出口德国2.96吨,湖北百科制药也准备扩大生产能力,这都将进一步加大我国布洛芬的世界市场份额。上述企业均通过了FDA认证,湖北百科制药2003年通过了COS认证。布洛芬国际市场的需求稳定,国内生产企业的竞争能力正稳步提高,相信我国的布洛芬原料药出口仍然会持
续稳步增长。整体来看,我国解热镇痛药的生产和出口都保持着平稳发展的态势,而其内部却在悄然进行产品的新老更替:一些副作用较大的产品,如非那西丁、安乃近等产品逐渐步入衰退期;扑热息痛这个老牌品种仍然是市场的中流砥柱;布洛芬、萘普生和双氯芬酸等潜力品种保持着较强的增长态势。业内人士认为,产品新老更替的良性循环将推动我国解热镇痛药的发展。
市场突破口成本和技术是着力点
全球最大的解热镇痛原料药消费市场在美国,但我国解热镇痛原料药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区域,高端市场的占有率较低,特别是出口美国和欧盟市场的份额较小,目前仅有阿司匹林一个品种在美国市场占有绝对优势。值得欣慰的是,我国企业正在努力拓展美国和欧盟市场,一些企业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强化管理和创新,降低成本,力图增强自己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通过FDA和COS认证是提高国际信用度的重要方式,已经拿到DFM文号的有16家企业,获得COS认证的有9家企业。与此同时,大宗品种接连不断遭遇反倾销。对于附加值相对较低的品种,一旦形成大宗出口,特别是出口地集中于某些特定区域,很容易受到贸易国的反倾销壁垒,这为产品出口带来重大影响。尽管反倾销裁决对我国企业征收的扑热息痛和阿司匹林的反倾销税已经大幅度降低,甚至对部分企业产品的反倾销税率为零,但多年的反倾销调查让我国企业也蒙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生产企业唯有不断改进工艺,降低成本,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才能增强我国解热镇痛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另外,原材料涨价也影响到我国产品的出口。2004年,由于原材料、能源等价格的上涨,我国的解热镇痛原料药产品价格大幅度提升,价格的波动虽然没有影响到大宗品种的销售,但对国际市场占有率相对较小的品种却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大宗老牌品种的生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市场相对成熟和稳定,这些企业在因原料涨价而进行价格调整时不会有太多压力,基本不影响其产品的出口量;但市场占有率相对较小的品种(例如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等)却受国际市场价格逐年降低的影响较大,尽管生产成本增加,但市场竞争使其价格不能抬得过高,这就降低了生产企业的利润,也影响了产品的国际销售。
表3:2004年我国解热镇痛原料药类企业出口金额
排序 | 企业名称 | 金 额(万美元) | 主要品种 |
1 |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4,142.92 | 阿司匹林、咖啡因、安乃近、布洛芬、吲哚美辛 |
2 | 安丘市鲁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1,620.24 | 扑热息痛 |
3 | 衡水市冀衡药业有限公司 | 1,467.86 | 扑热息痛、安乃近 |
4 | 罗地亚无锡制药有限公司 | 1,100.71 | 扑热息痛 |
5 | 浙江康乐药业有限公司 | 1,063.13 | 扑热息痛 |
6 | 湖北百科亨迪药业有限公司 | 555.41 | 布洛芬 |
7 | 天津中安药业有限公司 | 503.55 | 咖啡因 |
8 | 常熟华港制药有限公司 | 498.86 | 扑热息痛 |
9 | 石家庄制药集团新诺威药业 | 453.76 | 咖啡因 |
10 | 石家庄制药集团进出口贸易 | 449.85 | 咖啡因 |
图1:2004年我国解热镇痛药出口数量格局